青岛高新区持续推进行政审批流程再造,聚焦重点产业链搭建协作平台,以更优的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,助力重点产业项目集聚成势、健康发展。 
最近,中国移动(山东青岛)数据中心二期项目工作人员来到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大厅,为项目办理一系列审批手续。针对企业审批事项多、涉及部门广的实际,高新区创新推出“十二事合一”的审批模式,将原来需要近两周时间办结的事项,仅用一天便帮助企业办理完毕。 中国移动(山东青岛)数据中心二期项目工作人员刘钦玉说:“这一系列公用事项审核,原来得要到好几个部门单独申请,现在交一份材料,就顺利拿到了所有审批结果,为我们节省很多时间。” 青岛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部工作人员王宏积说:“将城市绿地树木审批,专营单位的供水、供热等服务,原9个部门、12件事项、49套表单,共减至8个表单,压缩材料85%,审批提速90%。 ” 
优化行政审批服务的同时,高新区还积极为企业搭平台、建载体。日前,位于高新区的康复产业孵化器开园启用,并与三家战略合作伙伴、五个拟入驻项目签约合作,将为生物医药、医疗器械等相关领域企业提供一站式、定制化加速服务,整合多方资源,凝聚创新合力。 青岛护适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鹏说:“不管是产业链的协同上,以及相关的研发、实验等等相关的配套,都比较齐全,通过园区就能帮助企业去做二类医药器械(认证),对我们这些中小微企业来说,它提供了一些便利和支撑。” 聚焦企业痛点、难点,高新区还推出“科创36条”“高新贷”等惠企政策和产品,扶持科创型企业发展,今年以来,累计拨付各类惠企政策专项资金3.89亿元,惠及企业近400家。下一步,高新区将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举措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吸引创新要素集聚。 青岛高新区科技创新部“双创”工作负责人陶瀚超说:“我们将重点举办中国创新挑战赛(青岛)、‘揭榜挂帅’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、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等一系列活动,促进需求和成果双向对接,增进科技人员和企业家相互了解,通过‘人’这一载体,把知识成果活化为现实生产力。”
|